首页>>史志年鉴>>北京卫生年鉴
2012年北京市卫生工作概况
日期:2017-10-11    文章来源: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

  公立医院改革 北京市按照百姓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院发展添活力的总体原则,选择5家大型公立医院试点推进两个分开(即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建立三个机制(即法人治理运行机制、财政价格补偿调控机制和医疗保险调节运行机制),公立医院改革从以服务创新为重点的浅水区探索进入以医药分开为突破的体制机制改革深水区。75日,北京朝阳医院作为试点医院之一首先组建理事会。716日,北京友谊医院理事会正式成立。2家医院以推行“医药分开”改革为突破口,消除大处方,加强合理用药,将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并取得初步成效。

  继续推进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医院能力建设。一是继续推进预约诊疗工作。年内,将全市二级综合医院纳入统一平台。截至12月底,本市有142家医院接入统一平台,累计394.1万人在统一平台注册使用。所有上线医院投入到统一平台的号源累计3364万个,累计预约成功号源651.2万个,其中专家号预约率约43%二是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印发《北京市2012年优质护理服务推广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截至12月底,全市51家三级医院(100%)的1167个病区、101家二级医院(99%)的503个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占三级医院病区总数的95%二级试点医院病区总数的61%。三是开展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制定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印发《关于确定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医院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在全市24家条件许可的三级医院开展护士岗位试点工作。制定《北京市护理事业发展实施方案(2012-2015年)》,明确“十二五”期间护理事业发展主要工作任务及工作指标。是继续推进主诊医师负责制试点工作。在宣武医院、同仁医院、友谊医院、口腔医院、朝阳医院、安贞医院、胸科医院等7家市属三级医院开展主诊医师负责制试点工作,探索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密切门诊与住院服务细节机制,进一步提高医院运行效率,探索缓解住院难的有效途径。五是开展门急诊病历信息上报试点工作。印发《关于开展部分门急诊病历信息上报试点工作的通知》,在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肿瘤医院、顺义区医院、大兴区人民医院试点开展部分门急诊病历信息上报工作。六是继续推进电子病历试点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推进首都地区电子病历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整体框架。拟订推进电子病历工作的实施工作方案及实施计划,在既往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电子病历系统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和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

  医政和药械管理拟订《北京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22015年)》,提出“十二五”时期本市医疗机构设置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配置标准、调整措施和政策保障。该《规划》提请市政府办公厅转发。拟出台《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加强社会办医设置审批管理的通知》,使审批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制定下发《北京市首批第二类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确定首批16种二类医疗技术管理规范,并组织开展申报审核工作。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指导原则为核心,继续推动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郊区等资源薄弱地区转移,并加强薄弱学科建设。完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昌平区设置城北院区的审批,设置床位800张,重点配置儿科和康复医学科;完成房山区精神卫生保健院、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丰台区精神病防治院增加床位数量的批复等。下发《2012年北京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发布《北京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试行)>的通知》,本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取得显著成果。为加强医疗器械使用管理与安全保障工作,市卫生局制定《北京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试行)》。该制度是我国省级层面上卫生部门出台的首部关于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的规定

  基层医疗卫生 按照《北京市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重点加强远郊区县的区域医疗中心在心脑血管意外、创伤和急重症抢救等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年内,有11家三级甲等医院对口支援11个区域医疗中心,城区11家三级综合医院和6家三级中医医院分别支援10个郊区县妇幼保健院和中医医院;城区58家二、三级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支援郊区县其他二级综合医院和山区、半山区乡镇卫生院。鼓励卫生技术人才在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间合理流动。2月,市编办会同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印发《关于修订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标准的指导意见》,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增编1.6万人。

  公共卫生 本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以“大北京、大部门、大区域、大卫生”的公共卫生工作理念为指导,以重大传染病防控和慢性病防治为重点,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战略任务。市政府印发《北京市结核病防治“十二五”规划》《北京市艾滋病防治“十二五”规划》和《北京市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率先出台《北京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和《北京市关于规范实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的通知》。

  8月初,市卫生局与22个委办局沟通协调,成立了由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方来英任组长,市教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等22个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的十八大安保公共卫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指挥协调小组。813日,召开全市公共卫生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明确工作任务,下发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专项行动办公室,抽调专门的工作班子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建立“一个机制、六项制度”的工作机制(即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工作例会制度、信息报告制度、联络员工作制度、督导检查制度及考核评比制度),制定《党的十八大安保公共卫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及专项行动的督导检查方案和考核评比办法,综合协调传染病防控、餐饮服务食品卫生安全、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应急处置、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安全、“三品一械”(即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市场安全)等6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对区县、成员单位和各有关处室的隐患排查整治和督导考核。完成十八大安保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工作,实现了最大限度地预防、减轻和消除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确保全市公共卫生状况良好;确保不出现重大传染病的续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确保不发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不发生水源性疾病暴发三大目标。

  卫生应急 推进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县创建工作,朝阳区、西城区和石景山区被评为北京市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推进急救体系建设,完成《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相关标准及规范》《院前急救机构管理考核评价标准》《急救站申报审批流程》《急救信息统计》等文件。急救立法工作取得突破。开展各区县120急救分中心和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999)急救车辆更新购置项目,共涉及救护车200辆、随车设备200套。进一步优化卫生应急管理机制,市卫生局和武警北京市总队联合举行卫生应急协作机制启动仪式。卫生应急协作机制包括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信息互通机制、技术协作机制、联合训练机制。加强演练,开展北京市国家卫生应急队伍救援能力及应急装备展示活动、“5·12”防灾减灾日活动。北京市国家卫生应急队伍首次远程拉动。开展重大交通事故紧急医疗救援演习。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市卫生局举办北京市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第一期卫生应急培训和北京市卫生应急示范区县建设评审专家培训班。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组织各区县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北京急救中心(120)和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999)开展专题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完成元旦、春节、春运等重要节日和全国两会、清明祭扫、高考等重要活动以及久敬庄接济服务中心上访人员的医疗卫生保障任务和“7·21”特大暴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继续推进北方九省(市、区)鼠疫联防联控工作。

  妇幼和精神卫生  实施妇幼和精神卫生领域基本及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截至12月底,完成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176251。开展对区县妇幼卫生工作的督导评估,对各区县妇幼保健院诊疗科目设置及设备使用及更新需求进行调查。北京市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二期项目在全市正式投入使用。编制本市区县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与装备标准,为全16个区县的17家精神疾病专科医疗机构给予4100万元的一次性财政补助。制定印发《北京市社区精防工作手册》。成立北京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公益服务团。

  卫生法制建设 开展《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条例》《北京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调研起草工作。推动《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北京市中医发展条例》等法规的修订。做好《北京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立法效果评估。参与《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的修订。探索试点游泳场馆水质、饮用水、大型公共场所空气质量远程在线实时监控系统。

  爱国卫生 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市爱卫办制作“做健康北京人,创健康北京城”招贴画、宣传品近10万份,在地铁及公交站点开展公益广告宣传,并通过社区向百姓宣传。组织“健康北京‘十二五’规划宣传”口号及Logo征集活动。举行《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中国公民自我保健指南》3本书的首发仪式。延庆县千家店镇经过2年的努力,不仅取得北京市卫生镇称号,并接受了国家卫生镇验收。通州区张家湾镇、平谷区熊儿寨乡、延庆县香营乡等4个乡镇通过了北京市卫生镇验收。开展公共场所控烟工作。开展以家庭灭蚁为主要内容的病媒生物防制。继续开展健康社区、健康促进示范村、北京市卫生村及北京市爱国卫生红旗单位建设。2月下旬,本市启动第24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全市共发放宣传材料10万余份,悬挂宣传横幅1000余条,制作展板2000余块,举办健康知识宣传讲座100余场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60周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荐活动。

  卫生人才培养和对口支援 完成整合北京卫生学校、北京护士学校、北京市中医学校3所中专学校的办学资源及设立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的申报与迎评工作,并于5月获市政府批准和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印发《关于推进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的意见》,自2012年起,凡在北京地区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均应在经市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培训基地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作为参加中级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聘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必备条件之一。开展康复、口腔、放射、超声诊断、药学、检验和心电图等7个专业社区骨干培训104人,全科医师、社区护士、防保医师和防保人员4个专业岗位培训698人次,全市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必修项目培训16165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56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9人,培训16个区县的区县级医院学科骨干132人,乡村医生培训4937人。完成85名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的招生工作。已有160名学生如期毕业,到北京远郊区县的山区或半山区乡镇卫生院工作。

  推荐2012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工作,有5名专家列为公示人选开展2012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工作,推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北京同仁医院王振常等12名专家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候选人。继续推进“215”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累计投入专项培养经费9868万元。推进“海聚工程”,向市委组织部推荐的17名海外人才有9名入选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加强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向市委组织部推荐优秀人才,经市委组织评审,有20个单位的41人获资助,资助金额198万元。组织“人才京郊行”,从14个单位遴选15名干部向8个郊区县派出执行“人才京郊行”任务。加强对口支援工作,完成干部选派和轮换,完成新疆、青海、四川和内蒙古卫生人才来京培养计划,共计在京培训受援地专业技术人员462名。开展首都医疗专家“情系边疆行”活动。派出6批医疗队共121名专家赴新疆和田、内蒙古赤峰等地区开展首都医疗专家“情系边疆行”活动,通过团队式协作的方式在当地开展短期各种形式的义诊、手术和讲座,共义诊2800余人次,培训医护人员550余人次,完成白内障手术等210余例。

  中医药工作 推进中医重点专科基层巡诊医疗、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在全市16个区县的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基层中医药综合诊区的试点建设工作。京城名医馆正式开诊。推进区县综合医院转型为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长辛店医院已成功转型。启动中医综合治疗区和综合治疗室的建设。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确定本市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标准。启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准入试点工作,确定了首批养生保健机构。开展区域中医药一体化管理工作,并确定延庆县作为试点区县。强化中医医院特色服务能力建设,本市有4个专科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年活动,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度融合,使中医药文化更好地惠及民生、造福百姓。举办第五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第四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国子监国学大讲堂——中医药文化论坛等活动。启动第二批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的评选工作。成立北京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基地。

  其他工作 启动实施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印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管理办法》和《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改革规划(送审稿)》报市政府,并于1月获市政府审批同意。联合市规划委共同开展《北京公共卫生和医疗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委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卫生规划与工程学会等机构开展卫生机构空间布局、卫生用地标准等课题研究,为本市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发展规划用地空间。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 |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402450045号
北京东华万兴软件有限公司 | 技术支持